文/圖 羊城晚報記者 許諾 許琛 實習生 高旭
  廣州將重啟慢行系統!
  不久前,廣州提出計劃在公交、地鐵、出租車、水巴和有軌電車等五套公共交通系統之外,恢復與重建交通慢行系統。市長陳建華也建議,“人們在租房、買房的時候選擇通過步行或自行車半小時之內能到達的區域,以減少城市交通的壓力”。
  羊城晚報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,目前,廣州慢行系統的建設已進入實質階段,公共自行車系統首當其衝,將在全市初設10個示範點展開調研。
  而記者連日來走訪城中多條道路發現,重建慢行系統,首要解決和完善自行車道建設中出現的多個問題——
  問題 1
  車道寬窄不一
  在白雲區的機場路、廣園路道路右側的自行車道,其寬度忽大忽小,騎行至狹窄路段時猶如在“走鋼絲”。在廣園西路的自行車道約1.2米寬,但向東前行約100米進入廣園中路後,車道漸漸縮窄,最窄處竟不足40釐米,不少人乾脆把車騎到機動車道上,與汽車並行。
  在環市路的區莊立交拐彎處和小北路也有相同的情形,讓人難以把握。
  問題 2
  自行車道斷頭
  比起“走鋼絲”,出現“斷頭路”更讓騎友手足無措。“有時候沿著自行車道騎行,車道突然就不見了,一轉彎我就變在機動車道逆行的了。”記者在內環路的人民橋底路段看到,自行車道在交通燈路口處便突然“斷頭”,下一路段不再有自行車道,慣性使然騎友只能硬著頭皮往前,儘量靠右騎行。
  沒有設置自行車道的道路更是險象環生。車流量較大的芳村大道中至芳村大道東的路段,騎友們在車流中穿行,不時與汽車擦肩而過。騎友只能靠著公交車專用車道騎行。“但這樣騎也不行,公交車一進站上下客自行車就沒路走了。”一位大媽告訴記者。
  “廣州自行車道的南北交通大動脈沒有打通”綠色出行組織“拜客廣州”的小葉說,“比如,自行車可以上獵德橋,但下橋後往北走,獵德大道卻沒有設置自行車道,無法對接。”此外,記者還發現,大部分自行車道的標識只在頭尾標出,而中間的路段均為空白,讓人騎得心慌慌,時不時以為自己騎到了機動車道上。
  問題 3
  被車搶道停車
  就算是最明顯的自行車道,同樣免不了與機動車“過招”搶道。
  在海珠區寶崗大道的自行車道上,近700米長的路段停放著20餘輛汽車,騎友只能貼著汽車騎行。南華路的自行車道上更一連停放著七八輛的士,載著孩子騎行的王小姐說:“汽車直接把自行車道當停車位了,除了繞開也沒辦法。”由於人行道道路狹窄,磚塊路面不適合騎行,繞開的選擇便是騎上機動車道。泊車員稱,這已成常態,只有交警來貼罰汽車司機才會挪開。在赤崗北路西側的自行車道上,有著同樣的情形。
  工業大道的情況則更為嚴重,不少汽車為了方便超車,直接開上自行車道,自行車、汽車搶道時有發生。平時騎車上班的李先生說:“騎著騎著就聽到後邊車在按喇叭。”李先生說,“有時候剛給一個車讓完道,又有另一輛車嫌你擋住他的路了,不得已只能騎上人行道。”
  在區莊立交橋下,自行車和機動車雖各有車道,但汽車常常不顧自行車行駛路線,任意行駛。
  除了機動車搶道,沿街商販擺攤位、貨車裝卸貨、手推車拉貨等行為也令廣州的騎友們頭疼不已。騎行至一德路、十三行路、中大布料市場等專業市場路段時,面對龐雜交錯的車流、人流,騎友們只能下車推行。
  問題 4
  人非共板爭道
  “人非共板”指的是電動車、自行車等非機動車和行人共用的一個板塊,即自行車道設在人行道上,兩者在一個平面上,無高差。
  廣州大學城的內環、中環、外環路均採用“人非共板”,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之間多用綠化帶隔開,但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界線,自行車與行人共用兩條道,交叉穿行。
  廣東工業大學的小王稱,每到放學時,大量自行車和行人都會涌在人行道上,根本不分人行道或自行車道。加上路邊商販的三輪板車,整條路幾乎被堵住了,騎自行車要在人縫中穿行,不僅速度騎不快,還會不小心撞到人,因此大多數學生騎車首選機動車道。
  記者騎行體驗時發現,由於綠化樹木生長快,不少樹根已衝破瀝青路面,向上翹起,一條不到百米的路上冒起一個個“小坡”,自行車騎過時非常顛簸,若是載人或前籃有物品只能繞道而行。
  而在車流、人流量更大的新港中路,每到晚上交通高峰期,自行車道和人行道的界線就變得模糊不清,自行車和行人混雜通行。由於自行車道占道較寬,人行道上基本上只剩下盲道可供通行,因此行人大多走在自行車道上。有時甚至有彩票亭、路邊攤、拉客電單車和石樁出現在自行車道上,車鈴聲和提醒聲不時從行人身後響起。
  “這個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機動車輛的行駛需求,但自行車道需要跟人行道來搶占空間,對於行人和自行車都是不公平的。”小葉說,“這個系統最早在日本出現,但已經被叫停了,因為自行車和行人在同一平面上通行容易造成混亂。”
  問題 5
  換乘難度不小
  由於廣州市面積大,騎自行車出行常需要換乘其他交通工具。但目前,廣州的跨區域騎行的交通連接設施不夠完善,長距離騎行體驗較差。
  “曾有一個華工的女學生向我們反映,有次騎自行車太累,想從海心沙碼頭乘坐水巴到魚珠碼頭,再轉乘到長洲島。結果海心沙的保安堅決不讓自行車進入。”小葉說,“爭執了很久後,她同意把前輪卸下,但水巴售票人員卻又稱自行車不能進入。”據瞭解,12條水巴線路有一半不准搭乘自行車,基本上都是長距離的航線。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新開的線路也都將禁止自行車搭乘。但摺疊自行車則可以通行無阻。
  而提著自行車在廣州搭乘地鐵、公交,同樣是行不通的。《廣州地鐵乘坐守則》規定總重量超過30公斤或外部尺寸長、寬、高之和超過1.6米的行李,一律不得攜帶進站乘車。因而多數車友都將自行車前輪卸下,或者騎自行車入站。有騎友曾建議,可以效仿日本、歐洲,專門開闢自行車專用車廂,方便自行車騎行者。
  問題 6
  公共單車難借
  目前,廣州市內三家公共自行車運營公司都為獨立運營,相互之間不能實現通借通還。但即便是同一家公司,部分市內網點也只能“哪裡借,哪裡還”。記者來到小北地鐵站的銳途自行車租賃點,工作人員稱借的自行車只能還回本網點。“現在自助的設備都在升級,只能人工管理。即便是旁邊的越秀公園租車點也不行。”而在沿江東路的公共自行車租賃點,工作人員稱自行車只能在二沙島網點或本網點還。
  銳途自行車公司負責人解釋,公司的服務網點主要集中在地鐵沿線、黃埔區、蘿崗區以及大學城等地,市中心的網點數量少、較分散,所以不能實現通借通還。此外,部分市中心的公共自行車站點正處於升級改造階段,所以無人管轄。
  許諾 、許琛、高旭  (原標題:騎行廣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c31jcof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